近年,手机报纸“忽如一夜春风来”,许多报业集团都推出手机版报纸,手机报已逐渐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。手机报能否被受众和市场所选择?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的信息选择或然率公式对处于......
手机报与信息选择的“或然率”
手机报就是依托手机媒介,由报纸、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,把手机当作一个载体,刊登报纸的新闻内容,用户通过浏览了解信息的新媒体。它借助两种模式实现,一种是彩信模式,相当于一份移动报纸;另一种是WAP网站浏览模式,类似于上网浏览的报纸。信息选择的或然率公式是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在其著作《传播学概论》中提出的,即“选择的或然率=报偿的保证/费力的程度”。他认为,要提高选择某种传播渠道的或然率,既可以通过降低分母值(预期的困难)来实现,也可以通过提高分子值(预期的报偿)来实现。①
保证报偿的获得
施拉姆认为,或然率公式中的分子,即报偿的保证,“主要同内容以及它满足当时感到的需要的可能性有关”②
从内容来看,考察人们对内容的需求已经成为各媒体锁定受众的关键。“内容为王”已经成为一种竞争手段。媒体怎样传递合理的信息内容,这与受众和媒体本身属性有密切的关系。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手机报受众和手机媒体的特点。按照传播学的观点,受众指的是信息传播接收者。受众的分析通常是从人口本身指标与经济指标来考察。对于手机报的受众来说,必然存在于拥有手机的人群中。普遍认为,手机报的受众人群定位是25至45岁、知识水平高、经济基础好、对资讯高度敏感的精英阶层。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,同时也需要及时了解信息。负责将《中国妇女报》嫁接到手机上的北京好易时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汤丹松表示,“手机报的读者是这样一群人:社会中知识水平高、经济基础好、年龄层次在25-45岁、对资讯高度敏感的精英阶层。”“那些出差、早晨没时间看报纸的,都可以通过手机坐在地铁、汽车里看报。”③
手机集移动性、互动性、个人性于一体。手机报的编写应该充分考虑手机和受众的特点。目前,大多数手机报都有时政新闻、娱乐、体育资讯、科技等信息。而且几乎都是报纸内容的移植,造成同质化现象严重,没有突出手机报的特色,手机报的内容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:
首先,成立专业采编体系,加强原创内容。为了改变拷贝做法,应成立专门负责手机版的采编人员及专业的图文编排人员。现在大多数手机报在早上8时与下午5时发送消息,时间段的选择符合受众的作息时间,这与报纸传统的工作流程是不一致的,这就要求采编队伍进行一定调整。《浙江手机报》就打破了直接翻版报纸的模式,着力建立一支通讯员队伍,引入了“精编”力量,所有从报纸、网站选取的新闻、资讯都由专业的彩信编辑处理编排。
其次,手机报内容应该集中体现“简洁、快捷、直接”的特点。从文章标题、报头、导读、内容都要体现这种个性。表达方式多以叙述为主,语言风格侧重口语化,应考虑如何更好看、更好听。
再次,手机报还应该打造“特色内容”。例如,开设生活服务类信息,提供吃、穿、住、行及其它和老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信息。刚出版的《深圳手机报》是一个实用的服务媒体,每天发送气象、交通、出行、招聘、商家优惠信息以及其它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资讯,还将与商家联手推出凭手机报打折送大礼等优惠活动,让用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。
最后,利用反馈快捷的特点,重视“互动”内容。发表读者对新闻事件的评论,为读者提供言论的话语空间。《深圳手机报》设计了一个精彩的互动媒体,读者除了看新闻,还可以有感而发,以短信形式发送评论,或查看其他读者的评论。如果你想了解一条新闻的详情和更多的背景,还可以发短信免费点播。总之,应突破手机报是报纸翻版的模式,手机报不仅是新闻发送平台,还应成为信息传输的中介。日本的I-MODE手机报不仅可以用于信息内容服务(如提供新闻、音乐、游戏),以及商品促销、广告宣传;而且还可以用于市场调查与顾客管理。④
减少费力的程度
施拉姆同时指出或然率公式的另一要素,即公式的分母“费力的程度”,“主要同可得性以及使用传播途径的难易程度有关”。⑤
对手机报而言,费力程度主要表现在技术因素、阅读习惯、订阅资费等方面。目前,手机报的用户必须支持WAP和彩信技术。以中国移动为例,虽然中国移动有2亿多的用户,但其中拥有彩信功能的手机用户只占30%左右。虽然彩信解决了多媒体的问题,但手机分辨率仍是一大障碍,影响图片的清晰度。现在移动能支持50K的彩信,但是手机接收不是很好,容易出现错误,影响读者阅读。此外,人们对传统的纸质媒体建立了阅读感情,已经习惯了报纸版面较大的空间,习惯了宽屏和浏览式阅读。而手机报受制于屏幕,分页太多,字体太小。据了解,能够收发多媒体短信的手机,一般一个屏幕只能显示100个左右的汉字,而一个版面的报纸通常都在5000多字,要想看完一张报纸,读者需要翻阅50页左右,阅读起来十分麻烦。资费太高也是一大“瓶颈”。订阅手机报每月需要花费5-30元不等。且手机报上的新闻多是精编版,如果要获得较详细的新闻报道,需要发送代码索取,并有一定的收费标准。
鉴于这些费力的因素,手机报还要在以下方面改进:从技术层面来说,随着3G技术的成熟,将进一步优化手机报的“硬件”。现在市面上的手机容量大约是2M-3M,而手机报一期有50K-100K,另外,一段十多分钟的视频用RM流媒体格式压缩要占用1M内存,手机用户还要储存短信、电话薄、图片等。手机报的储存空间就非常有限了,因此有扩大手机容量的必要性。同时,要加快网速和信息的更替。目前,GPRS网络和CDMAIX网络分别是每秒2-3帧和5-6帧。这使声音和图像传输很难达到最佳效果。手机报还应该加速信息的分时段更替。对于价格因素,应该扩大一定的手机媒介广告。通过手机传送各种分类广告已被许多广告商认可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完全依赖订阅而造成费用偏高的现状。手机报还可以搞活手机版面编排,通过增强图片清晰度,提高口播新闻的运用,让手机报成为既好听又好看的报纸,弥补因受限于屏幕而带来的阅读障碍。
总而言之,手机报努力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,同时降低读者获取信息的费力程度,被选择的“或然率”自然会提高。这样,手机报就不仅仅是传统报纸的嫁接,而会成为真正的新媒体。
注释:
①②威尔伯·施拉姆著,陈亮等译,《传播学概论》,第114页,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
③ 陆云红,《手机报的传播特点》,《当代传播》,2005年2月
④ 匡文波,《手机:向大众媒体跨越》,《网络传播》,2006年1月, 89页
⑤匡文波,《手机媒体:展望2006》,《传媒》,2006年第1期,46页
(作者单位:南昌大学人文学院)